|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7

This version was saved 5 years, 5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sophymeme3172@...
on October 24, 2018 at 11:48:43 pm
 

by 華研所碩一 王怡方

讀書心得&書籍推薦

《旅行,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

作者:新井一二三(一個來自日本,會說中文,住過日本、中國、香港、加拿大的跨文化觀察者)

這週讀了一本很棒的書想要推薦給同學,這本書是《旅行,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

儘管這本書的標題看似是談論作者本人的旅行經驗以及對「旅行」本身的看法及定義,會想要推薦給同學的原因是這本書的作者新井ㄧ二三是個非常有意思的跨文化觀察家。

新井ㄧ二三說,從小他就是個對於「世界」定義完全陌生的人,儘管他從小居住在東京,但他平日的生活範圍相當狹小,從未想過自己是「世界」的一份子,對當時年紀還小的他來說,所謂的世界就是歐洲、就是美國。會開啟他闖蕩世界的緣由是在他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參加學校一個為期四個禮拜的北京漢語進修班,名為進修班但實際上就是旅遊團,在他去到了北京之後他發現北京火車站有一個國際列車站台,在那裡可以搭列車通過西伯利亞去到莫斯科,甚至可以去到柏林、巴黎、羅馬、倫敦、阿姆斯特丹,這對當時的他來說是一件相當震驚的事情,他沒想到原來世界的「入口」就是這裡,而後他決定正式來中國留學,前後在北京、廣州待了兩年時間,之後更在香港、加拿大海外生活超過十二年。

本書提及了他在日本、中國、香港生活的大小事,甚至還提到了馬來西亞馬六甲的多元文化帶給他的感受與衝擊。

雖名為旅遊雜記,但相當有深度及內涵,給予讀者很多跨文化思考以及移民歷史的補充。

以下我掃描了幾個很有趣的章節,介紹的是他在馬來西亞馬六甲的所見所聞,他提到馬六甲是個多種族的城市:有馬來人、印度人、華人,以及華人與當地人混血的峇峇娘惹,甚至留有從前曾經殖民馬來西亞的葡萄牙人後裔。

讓他大開眼界的是居住在這個地方人民的語言能力及溝通能力,人人幾乎會說六、七種語言,也許並非每個語言都是百分之百流利,但他們卻非常願意與來自他國的人們交流、溝通,可以說是包容性很高及好奇心很強的地方。

作者提到,透過這件事讓他發現,語言重要的地方不在語法、不在結構,而在於我們能不能透過不同語言與他人溝通,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他也藉此期許自己的孩子能有開放的心態,與他人、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人們交流,並且對陌生人保有禮貌、禮節。

以上這些是我對這本書所做的簡短介紹,真心推薦這本這麼棒的書給大家,可以學到歷史、學到文化、瞭解他人對跨文化的感受與衝擊,也能認識到他國的特色及美食,是非常有趣的一本書!

旅行,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pdf


10/19課堂討論紀錄       group C.    (紀錄:葉品辰)

討論主題:東西方文化對孝親費的看法

 

我們將討論的過程分成前、中、後三個階段。

討論前期,我們認為東方人受到儒家文化的觀念影響,父母養育兒女長大因此成年後,兒女便有責任「照顧」父母,而東方人會將「照顧」轉換為孝親。另外,以台灣為例,台灣的年輕人無法負擔高額的房價,因此許多年輕人在成年之後依舊與父母同住,這時,分擔家中水電、房租變成了年輕人支付孝親費的其中一種方式;而西方人較重視每個人的個體性,因此常有著父母及兒女的薪水或退休金各自夠用即可,不需要額外替對方分擔,且西方國家的福利制度較好,以法國為例,退休後可領得退休金約為本薪的1/2,生活相對東方而言較無虞。

討論中期,我們思考著,這是否是受到儒家孝順文化的影響,但.....西方國家並沒有因為不在儒家文化的範圍內而變得「不孝順」啊,那這樣的差異到底是為了甚麼呢?

討論後期,我們發現,孝順這個詞的概念存在在我們所有人的心中,不論東方抑或是西方,只是表達孝順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東方人在傳統上(婚、喪禮)已經習慣以金錢的方式來表達祝賀或弔唁,因此在孝順父母時同樣延續了這個習慣而給予父母孝親「費」;而西方人,以法國為例,對於金錢是較為忌諱的(例如,法國人不會談論自己或他人的薪水有多少),因此他們沒有送金錢以表感情的習慣,遇到婚禮時,法國人會以禮物的方式表達祝賀,而孝順父母時也會將這樣的感情已禮物的方式給予父母。就頻率而言,東方人每個月都會從自己的薪水中抽出一部份的錢作為孝親費,而西方人則會在生日、聖誕節時單次性的給予父母孝親禮。這是我們這組觀察自身文化後共同討論出的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葉芝立

Yeung_2009 The plurilingual educational context of young Chinese children in British Columbia Ca.pdf

大家好,
因為我們上課的時候討論過的加拿大的跨文化溝通,我想繼續下去討論的一種很有趣的主題。
這就是加拿大的華僑學生收到的多元語言教育。
我的語言學老師常常會討論的語言於社會的關係。

一語言位置
我听說过的語言的位置。
其實,語言可以分辨母語,外語以及雙語這三種位置。
加拿大的特性很有趣因為這是一個雙語國家。
一部分是英語地區,另一部分是法語地區。
結果,加拿大人為了讓溝通容易而要說他們的母語以及一種雙語。
比如,說法語的加拿大人要學習英語,同一個時間,說英語的加拿大人要上法語課程。
他們還會選擇一種外語。列入他們要選擇西班牙語。
這種語言是外語因為不是國家的主要語言。
母語是你從出生開始學會的語言。
雙語最常是一個國家的二種,三種語言,不過還可以是移民人要學習的語言。
的確,他們到了一個新國家必須學習這種國家的語言。
這種語言是他們的雙語因為要用這種語言跟當地人溝通。

 
二加拿大的移民語言衝突

 

加拿大也歡迎許多的移民人。
他們結果會處於比較複雜的情況。
他們要學習英語和法語,然後他們的孩子在學校學習新的語言,最後他們在家裡繼續說他們的母語。
對孩子會比較難以習慣,因為他們會容易迷路了。
他們的教育的背景也跟當地人不一樣。
這種文章裡面,一些語言學家決定跟四個華僑家庭做一個研究。

三 華僑父母最想孩子學習英文,法文還是中文?
關於這篇文章來看,一位記者遇到了三個中國大陸的家庭和一個台灣家庭。
他們都說不通的語言,比如第一個家庭裡面,父母跟孩子使用英語溝通,第二個家庭使用關東華和英語溝通,第三個家庭的父母跟孩子用國語和英語溝通,第四個家庭的父母跟孩子溝通。
 四個家庭裡面孩子都五到八歲之間。孩子其中一個從中國移民到加拿大,別的孩子都生於加拿大。

他們都在小學參加法語課程。

父母一邊同意他們的孩子學習一種外語,一邊想保護他們的中國文化,想傳給孩子。
關於外語學習,兩個​​父母說 “主要係,學多一種語言好過只係會講單一種語言。 我唔知道我女兒的future 係什麼, 但係我覺得學多一種語言沒壞。
並且,根據這篇文章來看,一個母親說 佢 覺得 佢 系加拿大人。我想是因為她生活在加拿大,對加拿大暸解很多,
 而對中國暸解不多。我提醒 她 是中國人 。
這樣催促孩子學習中文不忘記他們的文化。
孩子們在漢語學校每週過幾個學校學習一點中文。
但是,因為他們在學校外面跟朋友一起說英語,所以他們有時候跟他們父母最喜歡說英語。
不過對父母來說很重要很重要因為跟因為跟長輩孩子需要說中文。
他們也需要了解中國禮儀和風俗。
總之,加拿大的華僑孩子好像活在兩種雙語的情況,其實他們不得不選擇要說什麼語言。
在外邊可以說英文,在家裡學習中文。雖然他們感覺都加拿大的身份因為在加拿大撫養的,但是他們要了解中國文化。
然而,因為他們沒有活在中國大陸或者台灣,所以他們不那麼熟悉中國文化,不理解這個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種雙語的情況是說英語和法語。雖然他們可能比別的加拿大人更富有語言和文化背景,但是他們比別人多花時間找到他們的身份。

-------------------------------------------------------------------------------------------------------

華研所碩一 劉芸嘉   文獻閱讀心得

閱讀文獻:第七週文獻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ndbook by  Deborah Tonnen  

     這週閱讀的文獻是跨文化交流手冊,內容主要是對於跨文化交流進行簡單的介紹和說明。一開始先強調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其中作者關注的重點是「對話分析」,因此在下文的舉例和說明的出發點皆以「對話」為探討重點。

     整篇文獻我摘錄出兩個重點,第一個是跨文化交流所指的範圍,第二個是「禮貌現象」身為副語言的作用效果。

     作者提到一個新的觀點,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不只是在兩個國家間才會有的現象,甚至是發生在同一國家內不同社會階級、年齡、性別等的現象。因為文化的定義涵蓋範圍很廣,因此在探討跨文化溝通時,清楚地界定所要探討的「文化」指的是什麼是必要的。

     另一項重點是,「禮貌現象」是一種溝通型態(politeness phenomena) 身為副語言(paralinguistic) 的作用效果。每個文化都有自己認為符合禮貌的溝通方式,文中舉例,在感恩節派對中的餐桌跨文化對話現象之一是「重疊對話」(overlap) 或「機關槍式的提問」(machine-gun question )。回想自己的經驗,其實這樣跨文化交流現象是常見的,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對於「做什麼樣的回應對於說話者才是有禮貌的」都有各自的看法,而有趣的是,這種看法有可能是互相衝突的。舉例來說,有些人覺得A在說話時,B若在A說話的同時不斷重複強調其說話的內容,甚至不斷問問題,代表聆聽者對於說話者的尊重及對於敘述內容感到興趣的表現;然而卻有人認為這是不斷打斷或干擾說話者,因此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

     作者也在文中最後一段再次強調,跨文化交流的影響力,有正面也負面的,影響程度小則日常對話,大則國際性事務。因為在現今或是未來的世界,跨文化交流的機會將會不減反增,作者認為,提升自己跨文化交流的頻繁度,可以或多或少地讓我們更了解不同文化的思維,以減少跨文化交流的誤解或衝突。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