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0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sophymeme3172@... 5 years, 3 months ago

華研所碩一 陳美吾 60784007I

在本週指定閱讀中,筆者提到:「面子是反映中國人際交往的特殊概念。」中國人講人情、重面子。面子在中國社會上,是人與人的互動中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用自己與他人間「面子」的交流作為衡量社會地位的方式。西方世界倒是沒有「面子」這個詞彙。導致西方人往往無法理解中國社會的面子文化。事實上,中國人的面子文化的形成與以家庭為本位、以父子關係為主軸的中國社會有關。

以父子關係為主軸的中國社會。有以下三個特點:

1. 父傳子的制度

導致中國有重男輕女、對兒子的期望特別高。

2. 為傳續香火對家族內人們有包容性

中國的個人的存在,不是以個人為目的,而是以團體的存在與延續。導致中國人對於與自己有關係的的「群內」人,格外愛護,甚至過份的愛護。礙於情字,即使親人做錯事,也不願意告到法庭。講情面、不撕破臉是中國社會的弊病。

3. 父子為一種階級的縮影

權威性導致下位者(兒子)須對上位者(爸爸)服從,於是形成了「孝」的概念。

西方為基督教世界,基督教定義的家庭主要為夫妻關係為主軸。 以聖經中亞當與夏娃為代表。夫妻關係應先於其他家人關係:婚姻關係比父母、子女、他人的關係更重要;人類學家稱西方家庭的主軸為「夫妻軸」。於是,個人主義是西方價值體系的核心部分。導致他們能理性地就事而論,超脫個人私情,將一切公平正義訴諸法律。於是有了「東方人重情,西方人重理」這樣的說法。我認為若西方人想要了解中國的傳統面子文化,先從理解儒家文化思想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葉品辰:緬甸街田野調查後,想了解緬甸街的歷史而閱讀相關文獻

 

閱讀論文:中和「緬甸街」的建構過程與文化展演

研究生:黃雯琦

論文年份:2017

 

題解:

華新街因其特殊的地景,而又被稱為「緬甸街」,約逐漸成形於1980 年代。最為外界熟知的便是這裡有許多家以緬甸、清真、雲南口味為特色的餐飲店,是大家想要享用滇緬口味美食的好去處。從1962 年緬甸軍政府上臺後,實施國有化政策,對於華僑在求學、就業皆產生重大打擊,致使許多華僑選擇離開緬甸,而部分華僑因抱持對於中華文化的認同,而來到了臺灣。因南勢角一帶,距離臺北都會區近,就業機會多,且物價相對便宜,吸引許多緬甸歸僑在此居住。此後,為照顧家鄉人的飲食需求,華新街上出現許多緬甸口味的小吃店,招牌、菜單上夾雜著中文、緬文。

緬甸軍政府的上任後,多項政策不利於華僑在緬甸生活,各項新政策導致華僑大規模遷徙,包括1962 年起的經濟國有化政策,將各項企業收歸國有,華僑在緬甸的賴以為生的產業頓時消失;1963 年起,緬甸革命委員會開始控制新聞媒體,持續到1966 年,大部分民辦報紙被關閉,華文報紙亦因無法取得出版准證而停刊;1965 年,緬甸政府頒布「私立學校國有化條例」,所有華文學校都被緬甸政府收歸國有,禁止學習華文,華文招牌也被撤下,華僑的文化傳承難以延續。

在1967 年6 月26 日,緬甸發生排華事件,事件結束後,緬甸換發身分證,華人只能拿到綠色的歸化公民證,不具有充分緬甸公民權,使得華僑在緬甸就學、就業、購置不動產備感艱難。1987 年緬甸政府突然宣布禁止75 元、35 元和25 元面額的鈔票流通,亦沒有換鈔的辦法,使得眾多華人的財產瞬間蕩然無存(陳鴻瑜,2016) 。0因以上所敘,各項經濟、文化、族群歧視等不友善因素,華僑開始向其他國家移民,而同為華人文化的臺灣,便是移居地的選項之一。

fb181122174615.pdf

 

 


 

愛麗莎

60784084I

 

上週在採訪清真寺附近便利店老闆的同時我注意到印尼進口的「美白」美容品。來自亞洲國家的同學大概不會覺得便利店販賣美白產品是應該注意到的文化現象,但對來自美國的我,每次碰到美白產品或者美白產品的廣告,我總發覺我與亞洲人的世界觀是多麼不同。

文化本來具有抽象性,不過分析文化具體的現象 (美食,衣物,藝術,文學,等等。)正是最容易學習文化的方式。審美觀即使是抽象的概念,一旦以化妝,美容物品,時尚,等等的潮流為例,審美觀就變得容易看得出來。在YouTube查一下兩個國家化妝潮流對比的影片吧。結果不少:

 

就美國白人而言曬黑代表財務自由,生活休閒,和身體健康而皮膚蒼白代表孱弱和疾病。在城市化的情況下,一般的職員一整天在辦公室裡面工作。有財務自由和生活休閒才可以放假去海邊游泳,爬山,等等。並且,在大自然運動對健康極有好處。再加上2-10分鐘曬太陽能補充維生素D以及避免冬日憂鬱症。因此,一般西方的大明星不但曬黑,也有特殊的飲食訓練計劃 (例子:http://www.selftanning.com/does-jennifer-lawrence-look-better-after-self-tanning/ )。西方的化妝含有「bronzer」(古銅粉)和「contour powder」(修容粉)都用於有曬黑身體健康的樣子。

 

亞洲人則覺得膚色變白變亮代表財務自由和身體健康。在歷史上,亞洲國家傾向於「白富美」的審美觀。此審美觀影響到現代亞洲人的觀點:可以在辦公室裡面工作代表不用在外面勞工時曬黑。因此,撐防曬傘,穿著保護衣物,避免過度太陽暴曬,等等才是健康的日常習慣。

 

過度曬太陽有致癌的風險,但是美白的審美觀也對人民有負面的影響。有的西方人覺得販賣美白產品是種族歧視。非洲人,中南美洲人和亞洲人自然的膚色不是歐洲人的白膚色。因為種族階級帶來的抽象影響,黑膚色帶來的不良影響有具體性。而且,此歧視能使有黑膚色的人民買傷害皮膚的美容品。西方人指含有對苯二酚及果酸的產品說所謂的「whitening」產品其實對皮膚造成傷害。使用以上的產品可能產生副作用: 「使用後可能會增加皮膚對陽光敏感及曬傷可能性。」並且,最恐怖的產品,對苯二酚 (hydroquinone一種有毒性的去斑藥)的副作用最嚴重:「有研究認為使用對苯二酚過度,使皮膚不能製造黑色素來保護細胞,缺乏保護皮膚功能而有致癌風險。」就像仿曬乳液和噴霧,曬黑床,並過度曬太陽,漸漸地變膚色能產生副作用而對皮膚不健康。

因此,美國人開始提倡 「self-love」(愛自己)和「black is beautiful」(黑膚色很美)。如果社會因為你的黑膚色看不起你,你最好不但接受自己,也愛你自己。

 


(你對西方人為何認為販賣美白產品是種族歧視有興趣的話,看看美國清潔產品廣告種族歧視的歷史:(http://theconversation.com/dove-real-beauty-and-the-racist-history-of-skin-whitening-854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芝立 :

 

巴斯克语和文化

https://www.itsfun.com.tw/巴斯克語/wiki-0167767

 

 

大家好,

我想討論一種語言和一種文化,叫做巴斯克。
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調查研究報告.pdf
一 語言

這種語言原來在家裡被我的祖先使用。
現在,有越來越少的人在我的家裡說這種語言。
我的外婆來自巴斯克地區,但是搬到巴黎的時候沒有想教我母親說巴斯克語。
結果好像我的家挺裡的歷史在消失,我覺得很遺憾。
於是我決定討論巴斯克語因為是我的文化一部分。

巴斯克語使用於北部比利牛山,巴斯克地區。
這個地區分成七個省, 法國有三個,西班牙有四個。
結果,因為這個地區法國人和西班牙人會說這種語言,巴斯克會受到許多的影響。
根本不知道這種語言的來源,與拉丁語沒有關係。
巴斯克現在不只在巴斯克地區說的。

巴斯克人在世上
其實,隨著19世紀 到20世紀到每州去了很多巴斯克人。
他們有兩個主要的理由。
第一個是美國夢,第二個是巴斯克人有很多的農業的技能。
還有到澳大利亞移民的,在亞洲很少不過有一些開張巴斯克特色產的餐廳。
現在有最多的巴斯克移民國家的人是阿根廷。
我連在這個國家也有家人。

 

巴斯克的文化

巴斯克人在巴斯克地區和國外都製作他們自已的特色產。
最署名的是talo, 就是像可麗餅的菜,由起司和火腿組成的。還有辣椒菜,列如有而設佩雷特辣椒蔬菜,巴斯克雞肉,以及banka 魚,洋起司等等。
他們也有自已的跳舞和體育方式。
一般夏天的時候過城市節日,一致做美食,跳舞,舉行pilota比賽和一些活動。
最有名節日之一是Bayonne 的節日。
這個城市在於法國西南部,離海邊不遠。
節日的時候街上的氣氛很活躍。
音樂家經過城市中心彈傳統音樂,人們參加歌曲比賽,跳舞等等。
中午很多人參加王的起床,誰都在市民廣場集合,唱歌曲,數點鐘到十二等一個王的木頭在市民場前面窗戶出來。
我討論這個文化和這種語言的時候,我感到快樂因為在於我的家人規範的多元文化。
我覺得學習那麼多的語言,旅行也是因為我的家人的歷史, 一部分在美國和阿根廷,於是我只好學習英語和西班牙語。
然後再來了中文。有時候我覺得很不正常,因為我一直沒有學過巴斯克語,選學習中文,
然而這個部分也會讓我向世界多公開。
然而巴斯克文化,跟很多的文化一樣,跟世界分享特色產。
我知道可能在於不太署名的文化跟別的國家競爭。
總之,我以巴斯克語和巴斯克文化為列子來說我們都得對世界很開放,不要忘記我們來自哪裡。


60784013I 王怡方 華研所碩一

這是我在田野調查之後回來查詢緬甸街歷史看到的很有趣的報導,想放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上一次與同學們分享田野調查結果的時候我就有提到這篇文章。

在田野調查之後,我二度造訪緬甸街,因為我真的很喜歡他們的食物,但我上網查到這篇文章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台灣人對他們的食物不了解,以至於會做出在網路上隨意評價及批評別人食物的行為。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吃魚湯麵的時候,玉水就問採訪者為什麼名為魚湯麵可是裡面卻沒見到絲毫魚肉塊呢?當時我就想,這碗麵看起來會這麼濃稠,想必是因為用了很多魚肉熬煮而成的吧!所以湯才會看起來濃濃稠稠的,回來一查,果然如此,魚湯麵是緬甸食物的一大特色,由於使用大量魚肉塊熬煮,也因此整碗湯喝起來有香濃的魚香,因為魚肉都已經熬煮至熟爛,所以整碗湯才會看不見絲毫魚肉塊,但其實他們可是很用心熬煮出來的呢!

緬甸人就說,由於台灣人的不理解,也因此在無意之中批評了他們的食物,錯誤的傳播導致更多誤會與不理解,讓更多的台灣人不敢去了解他們、品嘗他們的美食。

看到這個現象的楊萬利就決定他一定要翻轉這個問題,因此他想到可以透過辦雜誌、寫文章這樣的傳播方式,讓更多台灣人真正了解他們、接受他們並且喜歡他們的食物跟飲食習慣。也可以將緬甸街推廣給更多喜歡異文化的朋友,振興他們的生意。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緬甸街索取這本雜誌:《Mingalar par 緬甸街》,一起來認識緬甸街與他們的文化吧!

http://mpark.news/2018/05/31/4338/

 

 

田野調查後續:台北車站印尼街的族裔地景

 

饒淑惠  60585006I

 

      全球化時代來臨,跨國移動人口增多,不論是為了擁有更好生活或教育環境而遷移的移民,或為經濟收入因素而遠赴異鄉的移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在同一個地理空間交織,成為具有多元族群文化色彩的族裔經濟,進而產生了「族裔-文化經濟地景」。台北「印尼街」就是一例,它以消費爲媒介,成為東南亞族裔的公共空間之一,同時也形成了弱勢移民的日常生活「防禦領地」,更是跨國網絡的節點。

        台北「印尼街」早期坐落於台北車站二樓,到了2005年,因為當時金華百貨欠繳租金被強制停業,台北車站重新與微風百貨簽約,車站二樓變成了現在的微風美食廣場。原本的印尼街則遷到離台北車站不遠處的北平西路、天成飯店的後方。這條「印尼街」藏身於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東三門附近,是一條匯聚了印尼風餐廳、日用品店、美容院和書攤的50公尺小巷,因為地勢下凹形成與外界隔絕的異國小社會,所以較不容易被人們發現,即便在無意中走入這裡,也會因為異國的語言及面孔,而產生隔離的現象。

        走在這條街上可以聞到食物中散發出香料和香草的味道,這是印尼移工們家鄉菜的味道。當我們離開原鄉,難免會想念千里之遙的故鄉。人們在國外需要先適應陌生的環境,這時異國街就會是一個首選,無論是和朋友聚會,或者是受到挫折時想要陪伴,在這個空間裡,慢慢會產生人與地的依附,進而形成某些人群專有的「地方感」。在此次的田野調查中,我們訪談的一位印尼女性移工,她就說:「每當放假她一定會到台北印尼街,有時和朋友約來一起聚餐,有時自己來,就算一個人來能吃到家鄉的印尼菜,也覺得很開心。」而且在這裡也可以認識其他的印尼朋友,大家分享來台灣工作的經驗,來得久的還會教剛來的人,如何適應台灣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甚至有時也會彼此介紹新的工作機會。因此對移工而言,對於台北「印尼街」的依附,不只是建立在有家鄉的食物或熟悉的街道景觀,更是人際網絡中的一環,這裡對他們來說,除了是心理上的紓解和凝聚情感的場域,還有身分上的標誌及認同。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