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0

This version was saved 5 years, 4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愛麗莎
on November 22, 2018 at 9:53:21 pm
 

華研所碩一 陳美吾 60784007I

在本週指定閱讀中,筆者提到:「面子是反映中國人際交往的特殊概念。」中國人講人情、重面子。面子在中國社會上,是人與人的互動中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用自己與他人間「面子」的交流作為衡量社會地位的方式。西方世界倒是沒有「面子」這個詞彙。導致西方人往往無法理解中國社會的面子文化。事實上,中國人的面子文化的形成與以家庭為本位、以父子關係為主軸的中國社會有關。

以父子關係為主軸的中國社會。有以下三個特點:

1. 父傳子的制度

導致中國有重男輕女、對兒子的期望特別高。

2. 為傳續香火對家族內人們有包容性

中國的個人的存在,不是以個人為目的,而是以團體的存在與延續。導致中國人對於與自己有關係的的「群內」人,格外愛護,甚至過份的愛護。礙於情字,即使親人做錯事,也不願意告到法庭。講情面、不撕破臉是中國社會的弊病。

3. 父子為一種階級的縮影

權威性導致下位者(兒子)須對上位者(爸爸)服從,於是形成了「孝」的概念。

西方為基督教世界,基督教定義的家庭主要為夫妻關係為主軸。 以聖經中亞當與夏娃為代表。夫妻關係應先於其他家人關係:婚姻關係比父母、子女、他人的關係更重要;人類學家稱西方家庭的主軸為「夫妻軸」。於是,個人主義是西方價值體系的核心部分。導致他們能理性地就事而論,超脫個人私情,將一切公平正義訴諸法律。於是有了「東方人重情,西方人重理」這樣的說法。我認為若西方人想要了解中國的傳統面子文化,先從理解儒家文化思想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葉品辰:緬甸街田野調查後,想了解緬甸街的歷史而閱讀相關文獻

 

閱讀論文:中和「緬甸街」的建構過程與文化展演

研究生:黃雯琦

論文年份:2017

 

題解:

華新街因其特殊的地景,而又被稱為「緬甸街」,約逐漸成形於1980 年代。最為外界熟知的便是這裡有許多家以緬甸、清真、雲南口味為特色的餐飲店,是大家想要享用滇緬口味美食的好去處。從1962 年緬甸軍政府上臺後,實施國有化政策,對於華僑在求學、就業皆產生重大打擊,致使許多華僑選擇離開緬甸,而部分華僑因抱持對於中華文化的認同,而來到了臺灣。因南勢角一帶,距離臺北都會區近,就業機會多,且物價相對便宜,吸引許多緬甸歸僑在此居住。此後,為照顧家鄉人的飲食需求,華新街上出現許多緬甸口味的小吃店,招牌、菜單上夾雜著中文、緬文。

緬甸軍政府的上任後,多項政策不利於華僑在緬甸生活,各項新政策導致華僑大規模遷徙,包括1962 年起的經濟國有化政策,將各項企業收歸國有,華僑在緬甸的賴以為生的產業頓時消失;1963 年起,緬甸革命委員會開始控制新聞媒體,持續到1966 年,大部分民辦報紙被關閉,華文報紙亦因無法取得出版准證而停刊;1965 年,緬甸政府頒布「私立學校國有化條例」,所有華文學校都被緬甸政府收歸國有,禁止學習華文,華文招牌也被撤下,華僑的文化傳承難以延續。

在1967 年6 月26 日,緬甸發生排華事件,事件結束後,緬甸換發身分證,華人只能拿到綠色的歸化公民證,不具有充分緬甸公民權,使得華僑在緬甸就學、就業、購置不動產備感艱難。1987 年緬甸政府突然宣布禁止75 元、35 元和25 元面額的鈔票流通,亦沒有換鈔的辦法,使得眾多華人的財產瞬間蕩然無存(陳鴻瑜,2016) 。0因以上所敘,各項經濟、文化、族群歧視等不友善因素,華僑開始向其他國家移民,而同為華人文化的臺灣,便是移居地的選項之一。

fb181122174615.pdf

 

 


 

愛麗莎

60784084I

 

上週在採訪清真寺附近便利店老闆的同時我注意到印尼進口的「美白」美容品。來自亞洲國家的同學大概不會覺得便利店販賣美白產品是應該注意到的文化現象,但對來自美國的我,每次碰到美白產品或者美白產品的廣告,我總發覺我與亞洲人的世界觀是多麼不同。

文化本來具有抽象性,不過分析文化具體的現象 (美食,衣物,藝術,文學,等等。)正是最容易學習文化的方式。審美觀即使是抽象的概念,一旦以化妝,美容物品,時尚,等等的潮流為例,審美觀就變得容易看得出來。在YouTube查一下兩個國家化妝潮流對比的影片吧。結果不少:

 

就美國白人而言曬黑代表財務自由,生活休閒,和身體健康而皮膚蒼白代表孱弱和疾病。在城市化的情況下,一般的職員一整天在辦公室裡面工作。有財務自由和生活休閒才可以放假去海邊游泳,爬山,等等。並且,在大自然運動對健康極有好處。再加上2-10分鐘曬太陽能補充維生素D以及避免冬日憂鬱症。因此,一般西方的大明星不但曬黑,也有特殊的飲食訓練計劃 (例子:http://www.selftanning.com/does-jennifer-lawrence-look-better-after-self-tanning/ )。西方的化妝含有「bronzer」(古銅粉)和「contour powder」(修容粉)都用於有曬黑身體健康的樣子。

 

亞洲人則覺得膚色變白變亮代表財務自由和身體健康。在歷史上,亞洲國家傾向於「白富美」的審美觀。此審美觀影響到現代亞洲人的觀點:可以在辦公室裡面工作代表不用在外面勞工時曬黑。因此,撐防曬傘,穿著保護衣物,避免過度太陽暴曬,等等才是健康的日常習慣。

 

過度曬太陽有致癌的風險,但是美白的審美觀也對人民有負面的影響。有的西方人覺得販賣美白產品是種族歧視。非洲人,中南美洲人和亞洲人自然的膚色不是歐洲人的白膚色。因為種族階級帶來的抽象影響,黑膚色帶來的不良影響有具體性。而且,此歧視能使有黑膚色的人民買傷害皮膚的美容品。西方人指含有對苯二酚及果酸的產品說所謂的「whitening」產品其實對皮膚造成傷害。使用以上的產品可能產生副作用: 「使用後可能會增加皮膚對陽光敏感及曬傷可能性。」並且,最恐怖的產品,對苯二酚 (hydroquinone一種有毒性的去斑藥)的副作用最嚴重:「有研究認為使用對苯二酚過度,使皮膚不能製造黑色素來保護細胞,缺乏保護皮膚功能而有致癌風險。」就像仿曬乳液和噴霧,曬黑床,並過度曬太陽,漸漸地變膚色能產生副作用而對皮膚不健康。

因此,美國人開始提倡 「self-love」(愛自己)和「black is beautiful」(黑膚色很美)。如果社會因為你的黑膚色看不起你,你最好不但接受自己,也愛你自己。

 


(你對西方人為何認為販賣美白產品是種族歧視有興趣的話,看看美國清潔產品廣告種族歧視的歷史:(http://theconversation.com/dove-real-beauty-and-the-racist-history-of-skin-whitening-85446)。)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