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華研所碩一 陳美吾 60784007I

 

論文名稱:作月子習俗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研究生:黃筱玲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許美瑞 博士 

 

論文出版年:1999

 

選擇閱讀此論文原因:


上週楊老師在課堂上聊到在台灣、越南、泰國等國家各有自己獨特的坐月子文化,這樣的文化卻是西方社會未曾有過的。並說坐月子重食補」,在越南會吃鴨仔蛋補身;在台灣則會吃麻油雞。身為台灣人的我知道坐月子會吃麻油雞,卻不知道為何而吃。除了吃麻油雞以外,還有許多細碎繁雜的坐月子禁忌,不管是有醫學根據還是婆婆媽媽口耳相傳的民間療法。然而我卻一概不瞭解。於是引發了我想要多深入探討台灣當地的坐月子文化的想法。

 

題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研究生:黃筱玲以《作月子習俗之研究》為題目做了論文研究。研究者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台灣婦女對坐月子的真實感受。研究方法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法。研究對象為十二位台灣有坐月子經驗的婦女。研究者考慮到坐月子習俗可能會因時空變化而改變,故將受訪者以年齡為區分,以二十歲為組距,分為20-39歲、 40-59歲、 60歲以上三組。每組各有四位受訪者。訪談內容主要以研究者印象中所知的「坐月子飲食調養」、「坐月子行為規範與禁忌」、「身心變化與適應」這三大面向去訪談。將訪談所蒐集到的大量口頭錄音資料轉換為文字稿以進行研究。

       在「坐月子飲食調養」方面,研究者就訪談內容統整出受訪者在食補方面的食物多為經麻油烹調過的臟器類食物。像是麻油雞、豬肝湯、豬血湯、豬腳燉花生、麻油豬腰子、炒麻油豬心等菜餚都是常見的台灣坐月子食物。這和傳統中國人食補文化有關—「吃腦補腦,吃心補心」,要補什麼部位就吃什麼部位。產婦要吃補養的食物,一方面補生產時失血的虧損,一方面也希望有充沛的奶水哺育嬰兒。例如:麻油雞由麻油、米酒、薑母、雞煮成。薑母能去風,麻油溫熱能去風補血有助於產婦將體內污血排出,亦能使母乳豐富。補喂母奶亦是受訪者另一焦點。為了有利發奶,哺餵母奶的受訪者,飲食安排偏重蛋白質的攝取。例如牛奶、魚湯等。對於自身產後的調養,食物的選擇則多以傳統陰陽冷熱觀念來決定。多食熱性溫補食物,寒性食物則會避免。

        在「坐月子行為規範與禁忌」方面,研究者統整以下幾點:「不勞動「不洗澡、洗頭」、「不受風寒」、「不碰冷水」、「不出門等幾點。這與產後皮膚毛細孔開放、身體變虛、產婦需獲得充分靜養有關。以現代醫學論點來說,不出門隔離也是提供一個較不受感染的環境,減少患病機會。而「身心變化與適應」方面,研究者將其細分為「生理變化」及「心理變化」。生理變化主要為產後身體修復階段的變化。例如:子宮收縮恢復期、乳房變化以及全身體力變化;心理變化則是產婦角色轉換之心境探討。

        研究者發現:「不同背景婦女,對坐月子習俗的認知、信念與遵從行為,都受到均衡和諧宇宙觀影響。」坐月子時的食補-食物的溫熱陰陽調和坐月子規範禁忌為求的是生理之調和。綜合研究結果,研究者將坐月子習俗界定成協助人在面臨身心角色等轉換,能夠順利通關的一種儀式。基於此,研究者認為坐月子習俗不能說是迷信、盲從的綜合體。而是要以更宏觀的文化」層面去看待它。

 

 

作月子習俗之研究1.pdf作月子習俗之研究2.pdf

 


 

華研所碩一 葉品辰 60784016I

 

論文名稱:牛肉成為台灣漢人副食品的歷史觀察

研究生:孫寅瑞

指導教授:張勝彥 博士

論文出版年:民國90年

 

題解:

傳統上牛的功用從原本的祭祀犧牲之用(「犧牲」這兩個字之所以為牛字偏旁,便是因為牛在傳統上便是用以獻給上天的祭祀品)走入田中,成為漢人農事的主要動力來源,爾後,牛便一直是「身兼二職」的,不但田裡需要他們、天子祭祀時的供桌更少不了他們。以前的漢人之所以少食牛肉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以前的社會中,肉是有階級的人才有能力吃到的,庶民食肉的機會並不多,再者,六牲(牛羊馬犬豕雞)中以牛為首,因為牛步只能作為肉類食物、更幫助人類分擔田裡的重務,綜合以上這兩個原因,漸漸地有了不食牛的概念,更甚者,漢朝開始,朝廷更禁止私自殺牛,而且有不少人因為殺牛而遭致牢獄之災。而漢人來到台灣、台灣歸入清朝版圖之後,偷盜、私宰牛隻的法令亦和中國大陸本土相同。有趣的是,這些禁令轉變為食牛的禁忌其實是因為知識分子筆下的文章,將之轉化後與因果、宗教信仰結合,再加上「是食」的增添、放大故事效果而產生的。

一切的轉變自日治時期開始,日本政府正視了台灣不食牛的現象並且探究其背後原因,發現原來禁宰牛的禁令是因為牛隻的數量不多,必須嚴格控管宰殺的數量,日本政府決定從根本下手,他們陸續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等地設立廣大的畜牧場地進行牛隻的配種,以期從數量方面著手,增加牛隻的數量後便能逐漸改變禁牛的觀念;聰明的日本人更將牛隻配種為役用及肉用兩種,這樣的做法能免除基本役用牛在農業方面的不足窘境。

牛隻數量穩定後,便面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歸還給中華民國政府後,政府延續日治時期的作法,致力於增加並且維持牛隻數量,更在民國55年開放進口牛肉,當市場上的牛肉數量日益增多,平均每個人的牛肉消費也就隨之增加了。有趣的是,牛肉麵攤、西餐廳、西式速食店幾乎都是在民國40年代之後陸續開展起來的,尤其是在美援台灣後,美式牛排的出現也使國人對於牛肉產生了好奇並且嘗試,一嘗試後便停不下來了!吃牛排更成為了一種身分的表徵,但台灣人民對於美式牛排的接受只是嘗鮮而已,我們傳統的主食是飯或麵而不是牛排,因此商人便將台灣人越來越喜歡的牛排切小而成牛肉塊,搭配台灣人的主食麵後變成了現在享譽國際的牛肉麵。

台灣人食牛肉歷史.pdf

 


張志恒 60684035i

題目:不同東方文化下的認知差異:台灣與日本的比較

指導教授:陳振宇博士

研究生:鄭涵倩

 

選擇這篇的原因,因為之前上課接觸過一些日本學生,但是無法明確的分辨出文化上的不同點,當看到這篇的緒論便覺得很有興趣。很多論文都在討論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但卻很少論文在討論同樣是東方的文化下的差異。認知差異是因為文化的影響而有看法、觀念上的不同。作者認為日籍學生在課堂上比較不會在課堂發表自己的言論或看法;而相較之下,台灣人則比較會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看法。所以認為教師在針對日籍學生的課堂上需不需要調整授課內容?所以此研究目的是提供大家可以更了解日本人因文化所造成的認知差異。研究是以作業方式測驗台日在文化差異下,是否也會有認知上的不同。

文獻回顧摘錄:

1.日本人多數都會重視和諧。以不傷害對方的方式說出場面話代替真心話。

2.外在場域對日本人的重要。從所屬的團體或是工作單位開始了解才能進行溝通,這樣才能確保所使用的語言形式或態度是合適的。

3.消費習慣上日本人會被銷售員的態度而影響購物慾望;台灣則是比較注重有沒有折扣或是促銷活動。

4.是否鼓勵台灣女性嫁到日本?嫁到日本的台灣女性覺得適應過程十分辛苦,不太建議嫁到日本。

對於日本人來說台灣人相對直接,可能會直接問覺得是個人隱私的問題而使日本人感覺受侵犯。因為日本人總會考慮對方的情緒或顧慮比較多。

 

讓受試者以四個作業進行測驗,讓受試者從電腦中看幾對只有一個地方不同的圖片,讓受試者找出差異點是在背景還是在前景。如果重視的是背景的差異,表示認知重視整體環境以及和諧性,反之則重視獨立性。

實驗結果,幾何圖形不論男女都表現出獨特性的趨向選擇,而日本受試者也表現出和諧性趨向的選擇。台灣比較能表達出與眾不同的獨立意識。加上台灣女性地位提高和自主意識高漲,所以拉大了與日本女性的測驗結果差距。

選筆,日本人也盡量不選擇特別的筆。

不同東方文化下的認知差異:台灣與日本的比較(摘錄) (2).pdf

 

愛麗莎 60784048I

論文:日系混血美:臺灣本土時尚圈的生產邏輯

研究生:劉仰芳

 

上周老師提到美國的黑白衝突時,我想到美國混血兒藉由外貌定義自我。此定義自我方式與西方的種族階級有關。種族階級是指他人的膚色而定民族種類,比如 白 (來自歐洲),黃 (來自東亞洲),紅(美洲原住民),棕 (來自拉丁美洲,中東,或南亞洲),黑 (來自非洲)並根據膚色建立階級。透過他人的外貌定義種族造成了依靠外貌與刻板印象來評估他人的社會。在此社會的影響下混血兒的情況比較複雜。歐亞混血兒也被他人貼上「很會數學」,等等刻板印象的標簽,但非亞混血兒面臨的困難包含亞州人的刻板印象再加上非裔人所受到的偏見對待。更何況,在美國黑人社區與亞洲社區也可能不會接受非亞混血兒因為混血兒不是「純種」。在西方與亞洲此偏見如何影響到混血兒的發展?

 

在全球各地第一印象確實重要:大多數人將重點放在外貌與談吐上。因此「混血顔」與「混血妝」的風潮暗示著歐亞混血臉在一般亞洲人眼裡充滿美感。自2008年以來在亞洲媒體中的混血名模或者混血演員越來越多。再説筆者也提到近年來「經常能在雜誌專欄或文章中加入“混血感”,“混血fu”等字眼。。。即使在彩妝文化中,經由修容或是雙眼皮貼,假睫毛等。。。早已普遍存在以及被應用。」如此的文化現象代表種族階級已有影響到亞洲國家的審美標準。

 

此論文提到的名模不少: 包括中美名模 Jessica Cambensy, 中德名模 Angelababy, 並以所謂的「香港嫩模界女神」,「靚模始祖」與 「靚界女神」為例。 即使筆者提過許多亞洲國家,日本,台灣,香港,中國大陸,等等,所提出的名模是歐亞混血兒。在亞洲時尚世界裡,歐亞混血名模顯得有優勢。不幸的是,論文中缺乏關於其他混血兒的研究。

 

因此我查了亞裔美國人的自我認同而查到此文章:https://www.teenvogue.com/gallery/what-being-asian-american-looks-like

 

亞裔美國人其中有一位台灣意大利裔美國人叫Carrie。她由料理與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比喻她的自我認同:"I’m Taiwanese and Italian. So yeah, I know traditional dim sum, but my Italian grandparents also own a pizza restaurant." (我是台灣意大利裔混血兒。所以,沒錯,我知道經典港式點心是什麽樣子,可是我來自意大利的阿媽阿公也開了披薩店。)從此角度來認同她自己確實是美國人常用的方式。美國人經常透過料理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她不但表達華人的文化與意大利人的文化對她有如何的影響,她同時表達她以美國的文化列入考量。

 

此論文及文章最使我好奇的是台灣民族 (閩南,客家,原住民,本省/外省,新住民)通婚的混血兒是否遭遇相似的情況。因為他們的基因,台灣混血兒是否有類似的優劣勢?再説,台灣社會是否將臺灣混血兒的外貌列入考量?

 

 

連接http://2018cc.pbworks.com/w/file/129276693/%E6%B7%B7%E8%A1%80%E9%A1%94%E8%AB%96%E6%96%87.pdf

師大圖書館的連接: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6120028%22.&searchmode=ba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