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84051I 李小龍 華語碩 一 M
60684037I 楊氏麗娟 華語碩 二 F
60585006I 饒淑惠 華語碩 二 F
60684039I 歸皮爾 華語碩 二 M
60603015E 陳玉水 課教碩 二 F
華研所碩一 葉品辰
參加活動「白晝之夜」內容與心得
白晝之夜簡介:
白晝之夜 Nuit Blanche 2002 年開始在法國巴黎舉行,至今已有 16年的歷史,通常在十月的某一個周末舉辦,舉辦時間從週六晚上七點開始一直到周日清晨七天正式結束。這個活動是由巴黎市政府負責策畫,提供博物館、文化機構或其他公共、私人空間作為活動場地,而活動的內容屬「藝術家本位」,依各個藝術家的創意千變萬化,裝置藝術、舞蹈表演、燈光秀等等應有盡有。活動有 3 大特色:「晚上舉行」、「免費參加」和「公民參與」,透過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及演出安排,帶領群眾重新認識自己生活的城市環境,也讓許多私有化空間(蚊子館?)重新開放、鼓勵市民探索。
2002 年巴黎白晝之夜舉辦至今,全球已有包含墨爾本、倫敦、多倫多等約 120 座國際大城市舉行過白晝之夜。特別的是,多數城市會和巴黎一起在 10 月第一個周六或周日舉行活動,因此當我們在台北街頭享受白晝之夜時,全世界也有數十座城市與我們同步歡慶,就像是藝術界的跨年盛事!台灣在2016年時舉辦了第一屆台北白晝之夜,而台北市可是除了日本京都以外,唯一主辦過白晝之夜的亞洲城市!2016 年第一屆台北白晝之夜,不但讓以北門為中心的台北西區重現風華,更首次夜間開放總統府,吸引 20 萬人自發參與,寫下除了社會運動外,也是最多年輕人同時走上街頭的紀錄。
今年,2018年白晝之夜於10月6日晚上6點至10月7日早上6點舉辦在中山北路(從中山北路一段延伸至三段,北以圓山周邊和南以南西商圈為兩大活動範圍,而一系列活動將呈現至少70場演出與43處的夜間藝術裝置活動。
參加心得:
會知道白晝之夜這個活動是因為2014年法國巴黎舉辦活動時我剛好在巴黎!還記得當天的我完全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只知道街上擠滿了人潮,而我們下榻的飯店樓下更架設了小舞台,好奇的我們跟著在街頭裡穿梭、享受這個不夜的藝術之夜,拿到了巴黎市政府發放的文宣後才正式認識這個活動: Nuit Blanche 。
而台灣從2016年開始舉辦了這個現已成為國際藝術活動的白晝之夜,而我一直到今年2018才參加到這個盛會!由於白晝之夜舉辦的場地相當大,橫跨了中山北路一段至三段,而我今年選擇了北場館–圓山花博館,作為主要的參與場地,下午五點開始,陸陸續續便有些表演者在活動場地內表演,而我們也隨著音樂放鬆自己投入於這個盛會之中,晚上六點活動正式開始,一連串的藝術表演震撼了我的感官,視覺、聽覺、觸覺甚至連嗅覺都飄滿了藝術的香味,除了音樂表演之外,白晝之夜還結合了裝置藝術、藝文活動(相聲、打擊樂...等等)、市集。白晝之夜當天只能用「擠爆」了來形容,滿街的人們一同閉著眼睛飛揚在藝術之中,從巴黎來的活動,摻加了台灣本土自己的味道後,融合出了屬於我們的台北白晝之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élie EVE
白書之夜
大家好,你們聽說過的白書之夜嗎?
這一句話從 Nuit blanche 這個法語翻譯過來的。
Blanche 的意思是白,nuit 是夜。
Nuit blanche 這個口頭禪的意思是一整夜不睡覺。
原來這是一個球星夜間城市藝術節。
這種節每年十月在全球首都舉辦。
人們會參加許多的表演。
我這上個週末在台北跟一個朋友參加白書之夜。
節g從晚上六點到早上六點舉辦,不過我們沒有帶那麼長的時間。
我們看過一些音樂對唱歌,還有一些人們跳舞。
這一節實在比較久。
我先要結紹歷史,然後我要討論的全球發展,最後我要討論的台北情況。
一 歷史
原來開始,白書之夜的 第一次2002在法國巴黎舉辦。
基於免費參加,公民參加及跨也參加。
2002年的時候,法國巴黎市長決定舉行 這個晚會根本每年差不多在十月十五號的時候要舉辦。第一屆節的時候,巴黎人一整一夜珍貴參加免費的活動。比如,他們爬埃菲爾鐵塔,去游泳池,參加古典音樂表演,還可以巴黎去皇家宮殿參加時裝發布會。現在,隨著多媒體, 社會話題以及技術發展,巴黎的白書之夜讓工程師和藝術家結紹新的發明。比如,2018 6 月6 和7 號之間,根據法國報紙,一位藝術家兼工程師建築了一個噴泉。
這種發明的目標不但是為了吸引觀眾,而且是提醒我們的覺悟,想警告我們水資料越來越少。
還有跳舞演出,舞蹈家表示他們的生活中的感覺。公民還可以去動物園看陽光演出。
2018 年的白書之夜從晚上七點到早上七點舉辦的。
巴黎人一整一夜可以坐公交車和鐵運,還可以去餐廳吃飯。
二全球發展
現在,歐洲的30多的大城市舉辦白書之夜。
白書之夜
大家好,你們聽說過的白書之夜嗎?
這一句話從 Nuit blanche 這個法語翻譯過來的。
Blanche 的意思是白,nuit 是夜。
Nuit blanche 這個口頭禪的意思是一整夜不睡覺。
原來這是一個球星夜間城市藝術節。
這種節每年十月在全球首都舉辦。
人們會參加許多的表演。
我這上個週末在台北跟一個朋友參加白書之夜。
從晚上六點到早上六點舉辦,不過我們沒有帶那麼長的時間。
我們看過一些音樂對唱歌,還有一些人們跳舞。
這一節實在比較舊。
我先要結紹歷史,然後我要討論的全球發展,最後我要討論的台北情況。
一 歷史
原來開始,白書之夜的第一次2002在法國巴黎舉辦。
基於免費參加,公民參加及跨也參加。
2002年的時候,法國巴黎市長決定舉行這個晚會根本每年差不多在十月十五號的時候要舉辦。第一屆節的時候,巴黎人一整一夜珍貴參加免費的活動。比如,他們爬埃菲爾鐵塔,去游泳池,參加古典音樂表演,還可以巴黎去皇家宮殿參加時裝發布會。現在,隨著多媒體, 社會話題以及技術發展,巴黎的白書之夜讓工程師和藝術家結紹新的發明。比如,2018 6 月6 和7 號之間,根據法國報紙,一位藝術家兼工程師建築了一個噴泉。
這種發明的目標不但是為了吸引觀眾,而且是提醒我們的覺悟,想警告我們水資料越來越少。
還有跳舞演出,舞蹈家表示他們的生活中的感覺。公民還可以去動物園看陽光演出。
2018 年的白書之夜從晚上七點到早上七點舉辦的。
巴黎人一整一夜可以坐公交車和鐵運,還可以去餐廳吃飯。
二全球發展
現在,歐洲的30多的大城市舉辦白書之夜。
世界上的許多的國家也舉行自已的白書之夜。
比如,加拿大,葡萄牙,比利時,斯洛伐克,美國,英國,以及南美用隨著自已的憤俗舉行的方式過白書之夜。
加拿大人2018年三月三號過第十五次白書之夜。
他們參加拿破崙有關的展覽和於城市小故事有關的展覽。
他們還參加了夜間滑場活動。
白書之夜於台灣文化
今年台灣人過第三次白書之夜。
在台北圓山中山北路三段舉行。
從晚上六點到早上六點舉行。
人們一般在廣場集合看各種的表演和很有特殊的建築。
比如,我在一套明亮光建築自拍,特別漂亮,我感到好像在地上有星一樣。
白書之夜經過社會網路越來越有名。
白書之夜組織造成Facebook 頁廣播演唱會的視頻。
比如,我們在Facebook 上會看到造反之夜—扮裝盛典這種演唱會。
分辨傳統部分和現代部分。
傳統部分歌手穿著古代服裝。
好漂亮,我不但特別喜歡歷史,而且我覺得集合兩個時代的風格很有意思。
的確,好像我們進入兩個世界之間。
我不知道這場演唱會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不過我認為讓我們想一想音樂的樂趣會永遠存在。
這是人間的最漂亮的發明之一。
不管我們是中年人還是年輕人,我們都可以分享這個共同樂趣。
1 Paris
2Nuit blanche Bratislava.png

3 Nuit blanche Montréal



張志恒 60684035i
華語文教師跨文化課室經營之探討
指導老師:信世昌博士
研究生:劉敏瑛
原因:每個華語老師都會遇到的問題。所以選擇這篇當作參考。
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實際課堂上發生的事);問卷訪談針對13所大學院校華語中心的華語文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資料搜集。
結果顯示:華語文教師需要正視跨文化的課室經營技能,影響學生學習的變數包括性格、學習態度、與跨文化的人際關係等。教師的變數如同以上。
華語文教師跨文化課室經營的通則:
(一)華語文教師需要專業華語文教學學養。
(二)華語文教師需要跨文化的知識與包容。
(三)需要課室經營技能,仰賴教學經驗的累積。
(四)教師需要建立個人的課室經營理念與策略,唯有教師自己有所依循,學生才得以有所依循。
作者的研究動機。在上《實用視聽華語》第二冊第十一課「歷史是怎麼說的」,請學生說自己國家的由來。希臘男生聽到土耳其女生的分享結束後,吐出了「無恥」兩字。雖然說當下老師和希臘男生明白這兩個字的意思,其他人都還沒到達這個程度。作者反思,下一次還會遇到這樣的場景,但不會像這次很多人聽不懂,希臘男生不一定不會繼續罵,進而場面難以收拾。那身為老師的人應該怎麼辦?學生永遠是老師的挑戰。
每個教學互動中,都需要老師立即做出決定和回應。如果屬於教學和語言方面的,則會有教師手冊或網路可以予以參考後解決問題。但如若屬於學生心理認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或文化差異等方面的,華語教師就無從遵循了;一般正規教育課室的研究雖然很多,然而華語文教學的課室中生態非常不一樣,課堂中可能參雜各式各樣的學生,包括種族國籍、文化傳統、人格特質、學經歷背景、年齡及學習目標。課室內到底發生些什麼情況,是如何發生的,又當如何解決;
研究的重要性:
了解華語文教學跨文化課室經營之內涵。
提供經營跨文化課室之通則。
給予初任華語文教師教學上的預警與協助。
刺激華語文教師進一步反思如何提升跨文化課室經營之智能。
呼籲華語文教師成為一位專業的跨文化課室經營者。
補充華語文教學研究不足之處。
提供行政階層更進一步瞭解「跨文化課室經營之全貌」。
給予華語師資培訓單位建議。排入不同文化的學生。
教師會面對的文化差異有二,學生自己本身的文化差異。學生會對不熟悉的文化感到陌生,緊張迷失而產生文化衝擊。總會造成使人厭煩、敵意、失落感、無助感、退縮和隔閡等等,繼而開始文化適應。二是學生間文化衝突。可以引導學生有意識的去思考文化差異。增進學生的文化共識。
論文當中有許多有趣的經驗訪談可供參考。就不一一提出來。
華語文教師跨文化課室經營之探討.pdf
------------------------------------------------------------------------------------------
華研所碩一 劉芸嘉
閱讀文獻: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ndbook
文獻題解:
這篇文獻的主題是關於跨文化溝通的實用手冊。作者先針對文化進行解釋
和定義,接著提出常犯的文化錯誤及常見的跨文化溝通障礙,最後,提供相對
應的策略。因為是實用手冊,所以內容相當入門,條理很清晰明瞭,內文也很
淺顯易懂。我很喜歡作者將文化形容成「冰山」的比喻。這表示,平常我們所
見所聞的一切,其實真正的意義是隱藏在其背後,而且內涵遠比表面的多更多
。我想,這也正是「文化」令人著迷的原因吧!以下將列出幾點令我印象深刻
的論點,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點是關於價值觀,作者提到其中一點是關於「時間」的價值觀,而常
見的分類便是limited time orientation 和abundant time orientation。前者指的是
是時間為日常生活的重要切割,對於什麼開始和結束、先和後的次序比較重視
,例如英國;而後者是時間為機會或是一個事件,並且認為人比時間重要,生活
並不為時間所劃分,例如:巴西。若擁有如此不同時間觀的兩方人一起共事時,
跨文化溝通的效應將開始發酵。
另一項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不同文化的「思考及理解模式」。文中提到
,亞洲文化螺旋性思考,西方文化屬於線性思考,非洲文化屬於放射性思考,
南美洲文化屬於聚焦性思考(deductive)。不同文化思考及理解事物的方式,對
於華語文教學者來說相當重要,因爲教學對象理解教學內容的方式,將決定教
學者的教學方式及課程設計。如此一來,才能夠針對學習的的學習需求做出相
對應的回應,達到預期的教學成效。
文獻的最後一章節是作者針對跨文化溝通問題所提出的因應策略,一共有
十六項,讀完後我將它歸納成兩的概念,分別是人的共通性及同理心。雖然人
類文明包含了無數的文化內涵,但是事實上,我認為我們的共通性卻是多於相
異性。人與人相處的準則很多,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道理,
舉例來說,有人說,「微笑」是最好的溝通語言。身為人,都是需要情感的支
持,因此,我也認為同理心是在進行跨文化溝通時必備的基本態度。擁有同理
心,我們將不隨意批評或定義別人,並且能夠將對於未知的恐懼轉換成好奇,
而好奇心將帶領我們接觸更多了解更多,並且,與不同文化更加融合。
------------------------------------------------------------------------------------------------------------------------
華研所碩一 陳美吾 60784007I
論文名稱:跨文化溝通教材設計研究以拒絕和請求言語行為為主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研究生:何良慶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謝佳玲 博士 、林振興 博士
論文出版年:2016
題解
外國學生常犯下的語用失誤多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打招呼與道別、稱讚和反應、邀約與道歉用語中。於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應用華語文學系 何良慶 碩士生以《跨文化溝通教材設計研究以拒絕和請求言語行為》為論文題目。希望能根據研究成果,日後得以設計出有效降低語用失誤,順利進行跨文化溝通的教材。研究者以具十年以上教學經驗之台師大國語中心與佛光大學之華語教師以及華語能力具中高級以上程度之外國學生(同國家最多二人)各十名為研究對象進行深入訪談。訪談問題針對研究對象不同而有所差異。若研究對象為外國學生,訪談內容為:假設在數種不同的情境下個人會如何拒絕。研究對象為華語教師者,主要請老師就前者所收集下的外國學生的答案進行分類,並分析解釋各國學生常見的錯誤為何。透過訪談所蒐集的資料,研究者據此設計一個整合結構、功能與文化之具體的教材範例於文末。
跨文化溝通教材設計研究以拒絕和請求言語行為為主題.pdf
------------------------------------------------------------------------------------------------------------------------------------------------------------------------
愛麗莎 60784048I
論文: 在臺華語教師與美籍華裔學生之文化認同印象對比探究
連接: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697800510%22.&searchmode=basic
本論文研究臺灣本地華語教師對華裔學生的成見與觀點。即使華語教師與華裔學生都屬於華人民族,在文化認同方面,華裔學生可來自美國,馬拉西亞,加拿大,印尼,澳洲,南非,等等。因此,華裔學生傾向於喜歡具有多元文化素養的教師。
依據本論文,華語教師與華裔學生主要溝通問題是華語教育的重點還是在白人學生的身上。對華裔學生來説,針對白人的課程無法符合他們的需求。筆者提到“當在臺灣的華語教師認為應當為美國白人學生服務的同時,其背後也隱藏了臺灣社會文化裡的大眾觀點。“ 甚至華裔美國人無法認同美國白人的文化。”中文“對華裔學生來説是傳承語言。”傳承語言”則是身份認同,文化認同的問題”而“中文對於華裔來説,有著傳承的意義成了抽象文化認同的身分。”
看本論文使我想起我以前學的中文課程内容 我記得最有趣的課程是透過臺灣特殊文化來教中文。我來臺灣讀書的原因畢竟是為了解臺灣的文化。但使我失望的課程是過於專注白人文化的課程。我覺得筆者說得對: “對於特殊族裔學生來説,文化認同是尋找,變化的過程,是對自己的文化,多元文化不斷思考的過程,而如何去定義不同文化。” 在此跨文化的情況下,華語教師在不知不覺中妨礙學生進行多元文化的思考,結果產生誤會與衝突。最後,諸多語言中心特別為華裔學生開設華裔班。華語教育有令人眼界大開的可能性,華語教師應以多元文化因素列入設計教材的考量。並且,上課時華語教師應用跨文化溝通模式以免誤會與衝突。
BY:吳氏霞60585019I--華研碩
題目:“性相近,習相遠”的跨文化理解
作者:馬少華
題解:作者在一個美國的一位教授的講座提出的問題:中國文化的哪些方面可作為具有普適性傳播理論的資源?
,此問題勾起了作者長期以來的感觸:每次他跟外國人接觸、交流或是看到其他中國人與外國人成功有效交流是,他就想到一句論語性相近,習相遠”。并指出這是人類的普遍認識、對不同文化之間有效交流的信心,它可以作為具有普世性傳播理論的資源。
作者解釋:“性相近,習相遠”就是孔子對跨文化的一種“跨文化傳播”。
“性相近”--是指人類共同屬性:世界哪裡的人都是差不多的。
-》作為基本條件,是人類得以相互交流、理解的基礎。
“習相遠”--是指文化的差異:語言、習慣、文化、價值觀等等。
-》人類交流理解的障礙。
“性相近、習相遠”:人類的不同語言、文化、種族在本質上是可以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
“性”是穩定的東西、難以實證。
“習”是變化的東西,像文化、語言、習俗、觀點等等
建構主義理論:不承認有不變的文化本質。它突出“傳播”功能,傳播改變文化。
作者認為這種“建構主義”的文化觀帶來一種解放感、輕鬆感,解放90年代中國“文化決定論”沉重印記。
“性相近,習相遠”的跨文化理解.pdf
60784013I 王怡方 華語碩 一
這是我最近看到的新聞,我想到之前老師上課曾經提及,雖然我們都在同一個國家生長,但其實在其中就有很多文化差異,只是我們平常不會去注意與反思。
透過這個新聞就可以了解儘管台灣在傳統式婚禮上都有一定的規則與習俗,但其實南部與北部就有很多差別,這個新聞就在說,一張入席時間標示六點三十六分的喜帖讓人看了霧煞煞,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就是,南部人舉辦傳統婚宴,多半會有入席時間取特殊意義的作法,而這個傳統在北部比較不盛行。
資深婚禮顧問就解釋:01分或31分,有「唯一」的含意;03分或33分,是希望未來能多子多孫;06分或36分有順利、平安之意;而08分或38分,想當然爾與「發財」有關,希望成家後經濟狀況越來越好。也因此他最常碰到的入席時間就是6點36分、及6點38分這兩個時間。
我想,除了入席時間的差別,台灣南部及北部也有很多文化差異,像是吃東西的口味就很不一樣,南部人偏鹹、偏甜,而北部人偏清淡。另外還有傳統美食做法不一,粽子就分有南部粽跟北部粽,南部粽是用生米去蒸煮,而北部粽則是用炒好的油飯包在粽葉裡去蒸煮。
從這些例子就可以看到,雖然我們平常比較常關注台灣本國與其他國家的差異,但台灣內部其實就存在很多差異,這些都是很有趣的現象。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008/1276104.htm
“性相近,習相遠”的跨文化理解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