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芝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515975
主題 語言與政治
我要討論一本論文。標題是語言與政治。
第一部分,作者決解語言政治的原因。
其實,常常要學習外語是因為兩個國家有貿易和友誼的關係。
這樣他們經過語言建設一種聯盟。
對於作者來說,語言是政治與社會組織最初的形式之一。
但是學習外語也有時候會是被敵人催促的。
比如,1939 1945 第二戰的時代,因為法國被德國站,所以法國人必要學習德文。
並且,使用語言要尊重語法規則。
不過,他們也犯錯誤。
作者一他自已生活為列子。
有一天他孩子拿著玩具向他來了,作者說: "Bring it me", 孩子改修了他,說:"爸爸,你要說to me"
作者用這個列子說在社會中誰都會犯錯誤,不過要是在學校學好規則,人們可能會多尊重语法规则,不会需要老师的帮助。
葉品辰
Topic:聽陳凰鳳老師的演講心得
新移民,在台灣早就已經是個非常常見的名詞了,但台灣人真的接納了這些新移民了嗎?
陳凰鳳老師來自越南,而越南是台灣本島內常見的新移民國家之一,走在台灣的街道上,處處都可以見到越南美食,「越南」這個國家其實我們並不陌生,但,台灣人將越南人放在了同一個水平上嗎?很遺憾地,大部分的台灣人至今仍然認為越南是「低一等」國家,不只越南,東南亞國家在臺灣人的心目中似乎都是較低水平的國家。
有鑑於這樣的觀念,越南人要在台灣工作其實是受到相當多限制的,但陳凰鳳老師卻成功地打破了這樣的觀念,成為了一位越南語老師。在老師的演講中,不難發現她對自己國家文化的驕傲,也從她的演講中看到了文化宣傳的重要性,以前的台灣社會學習越南語或是其他東南亞語言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工作或是家庭需要,有的甚至是「被迫」而學,但現在的台灣正在逐漸轉變,許多人學習東南亞的語言是因為認同這個國家、認同這樣的語言與文化,有著想要與之看齊並且兼容並蓄的心,我想,這樣的轉變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現在的我正在就讀華研所,而當初之所以走上這條路便是因為我很喜歡中文,我希望將自己的語言透過教育教授給不同文化的學生,幸運的是,中文在全世界已經掀起了一股浪潮,學中文似乎已經變成一種必要且「潮流」的事,因此在學如何教授中文時我們有許多文獻、書本與前輩們的經驗可以參考,相對的華語教師的需求也比一般老師多,但越南語就不一樣了,陳凰鳳老師說她使用的是自編講義,少了許多文獻的支持,老師要花兩倍以上的心力去準備教材與教學內容,且學習越南語的人數並不多,需要的師資也就相對較少,在這樣艱困的環境與市場中,陳凰鳳老師並沒有變得勢利,她仍舊保持著那份想要為越南、為自己的國家文化盡一份力量的心。
我常想,在文化與語言上陳凰鳳老師做了這麼多的努力用處大嗎?在台灣人民心目中「外籍勞工」的印象似乎早已根深蒂固,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刻板印象,老師也在演講中提到了,根據數據顯示,外籍勞工來台從事的社會產業,比例最高者為製造業;而從事社福者則以家庭看護工為多數,這兩種產業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便是相對「CP值極低」的工作,以製造業為例,一天在工地工作了10個小時的薪資,可能不比台灣人在其他產業5個鐘頭的薪資,也因為這樣低廉的薪資,造就了台灣人對外籍勞工的刻板印象:學無所長,因此只能從事勞力工作。
除了上述對於勞工的刻板印象之外,我們這一輩所接觸到較多的,則是新住民子女,大學五年期間,我持續在社福機構擔任課後輔導的志工,而我所輔導的對象便是新住民子女。輔導初期我總認為,為甚麼這個題目這麼簡單你卻不會?這明明是國中的程度怎麼你高中了還不會?但是在我深入的認識他們、了解他們後才知道,這些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其實對他們來講並不然。首先,我認為最大的問題便與上面所提到的薪資低廉有關,父母一方甚至是雙方都是外籍勞工時,他們所賺取的薪資只能剛好維持家計,沒有多餘的金錢可以投資在孩子的教育上頭。印象很深刻的是我所教的一位學生小梅,有一次在我教她同一道數學題教到第三次時,她眼角含著淚小聲地說:「老師對不起我真的聽不懂,我也好想要跟其他人一樣去補習,可是我們家沒有錢。」高二本該是最輕狂的時期啊!我眼前的女孩兒竟然低著頭小聲地跟我道歉,而道歉的原因卻不是她哪裡做不好、哪裡不夠努力,而是家裡的經濟狀況迫使他放學後必須回家照顧年幼的弟妹、假日則須做手工藝賺取工錢,回想起自己的高二生活,我需要面對的僅僅是一年後的大考,而非這些生活上的困窘。
陳凰鳳老師用盡自己的全力推廣文化及語言,但是其他相關的刻板思想要如何改善呢?又或者是我們應該追本朔源,從最根本的工資不平等下手呢?未來的移民方向中有一點是「多元並存」,加強台灣多元文化意識,消弭歧視,但,這短短四個字也許四十年都達不到啊!多元並存的概念是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人們普遍具備的思想,但是要如何實踐實在是非常困難。
在我們的印象中,德國及美國是一個多元並存的國家,但真實在德國生活過的我對這樣的說法依舊存疑,我們時常在台灣的媒體上看到德國總理梅克爾通過了新的政策、對於難民相當寬容......等等的政治措施,但是在德國人民眼中這些人真的融入了嗎?我所居住的城市叫做Bochum,他是德國最有名的工業區「魯爾工業區」中的一員,也因為這樣的背景,走在街上隨處可見大型廢棄工廠或是煤礦工廠,除了建築之外,土耳其、中東、巴基斯坦移民也非常多,因為這些地區的人民工資低廉,因此在戰爭時期,德國大量的雇用這些移工至工業區從事製造業,從事那些德國白人不願意做的粗重工作,而他們的下一代、下下代便常居於德國,這些人擁有中東、南亞的五官,卻講著一口標準流利的德文。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德國出生、長大的,他們所面臨的情況與台灣新住民子女類似,雖然語言及文化方面已經十足是個標準的德國人,但卻會因為他們的外表,遭受無形的歧視。記得有一次去超市買生活用品時,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應是土耳其裔的德國人(出生且成長於德國故稱之德國人),他沒有將所買的洋蔥與胡蘿蔔分開裝(必須分開秤重),而店員便對他說了一句:「連德國人的規矩都不懂,憑甚麼拿我們德國人的身分」,聽到這句話的我非常的震驚,因為在我的印象中,德國是一個非常包容、不歧視、凡事講求你的工作效率而不是家庭背景的國家,但是一個超市的店員卻有著這一番言論及思想。
「多元並存」不僅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也是一個艱難的結果,德國花了百年消弭歧視卻仍有人抱著這樣的思想,台灣呢?台灣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將多元並存的觀念完成50%呢?
楊氏麗娟
我之前看過老師給我們一則新聞關於 "梅蘭妮亞訪非洲竟戴「殖民者帽」",我真不了解為何身為美國第一夫人還會讓犯這樣的錯,也許她也沒注意到這點但是以他的身分以及場合使他更要注意如何受到別人尊重、如何入進隨俗,懂得保住自己的尊嚴。我覺得隨著國際化的趨勢,人與人之間的往來較頻繁,不論在生活上、商場上、出國遊玩甚至只是簡單的走路、站姿都是有接觸到禮儀,而禮儀不只是行為舉止上還有服裝儀容以及言語表達上的禮貌。如她7月去探視德州的兒童移民拘留營,上飛機時穿了一件印有「我真的不在乎,你呢?」(I really don't care do u?)字樣的外套,飽受批評,肯能我們覺得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卻在國際禮儀上是如此的重要,只要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別人的誤會。所以只要我們多注意一點也是對我們的人際關係是很有幫助的
https://udn.com/news/amp/story/6812/3407067
-------------------------------------------------------------------------------------------------------------------------------------------------------
愛麗莎 60784048I
文章:Linguistic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連接:09-Linguistic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df
本文章的作者是語言學家,因此他顯得重視語言學方面的細節。比如,作者提出“Belonging to a culture”與 “having a culture”這兩個英文說法確實常用,但“belonging”與 “have”包含的意義產生跨文化溝通誤會。 “Belonging to a culture” 暗示著人們都是屬於一個文化的,”having culture”則暗示著人們都擁有一個文化。但是實際上此説法都不正確。其實人們能與許多不同文化認同因為每個社區都有不同的文化,而人們可以當多元社區的成員並與多元社區認同。
“What is your culture?” “你的文化是什麽?”從英文到中文翻譯過來後我發現這個問題有點古怪,不合理。“Your”或「你的」包含的意義是 「擁有」,可是在試著表達我擁有什麽文化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為何認為這個問題古怪,不合理。我想要透過提出自我身份認同的標籤來表達,不過表達自我認同極有複雜性。我與我的國籍,民族,性別,等等認同。一個標籤無法表達這一切。作者説明:對一般人來説,文化等於國籍身份認同。因此,作者問他的學生「你的文化是什麼」時,大部分都提國籍來回答:「我是美國人」,「我是來自新加坡的華人」,「我是越南裔澳洲人」,等等。即使國籍身份算是一種社區身份,作者的學生大概都與宗教,民族,性別,性取向的社區認同。以我的身份認同為例,我與美國籍認同,可是與美國人溝通有時遇到衝突與誤會。因為我還受到白人社區,女性別社區,異性戀者社區的影響。
所以我覺得大家應該記住作者的 "Linguistic Definition of Culture":
-
強調文化的複雜性
-
承認文化的多元性
-
把「擁有文化」與 「作為社區的成員」連接在一起。
-------------------------------------------------------
華研所碩一 劉芸嘉
第八週文獻論文題解:
這篇論文的主題是關於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方式,其著重在師資培育方面,由美國學者Patricia Schmidt 所設計的「跨文化了解與溝通的ABC模式」(ABC’s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作為教師在多元文化教學應用上的工具之一。要實踐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這是一場思想的革命,是一種與既有價值的衝突。因此要實踐的徹底必須從源頭的把關做起,就是師資培育。
我認為多元文化主義不只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做人處事的態度。對於與自己意見不同的聲音時,我們如何處理應對?面對少數力量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現象時,我們是伸出援手還是漠視以對?說得容易做得難,我想這就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價值及重要性所在吧!很多時候,大部分的人面對上述兩種情況時,多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做」,所以選擇無視或逃避。假如有一套可供參考的準則作為鷹架,在實踐多元教育的成效上勢必是相當具實質性的幫助。如同這篇文獻介紹到的「跨文化了解與溝通的ABC模式」。
「跨文化了解與溝通的ABC模式」的ABC分別指的是‘autobiography’, ‘biography’和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我認為作者把抽象又複雜的心理學概念,轉換成具體可實性又明瞭簡單的步驟。而這背後抽象複雜的概念就是「解構」。如同在第一步驟‘autobiography’的意義就在於教師必須先把自己從自己的文化中解構出來,因為用第三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熟悉的事物時,較能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同一件事,因此得到新的想法。正如為什麼年輕人總被鼓勵離開自己的「舒適圈」一樣的道理,離開自己的「泡泡」後,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麽廣大,自己的曾經自大的想法如今看來是多麽的渺小又獨特,唯有體會到自己不再是宇宙的中心,我們才能夠真正睜開雙眼、打開耳朵重新用另一個角度來認識這個世界。就像照鏡子一樣,看到自己赤裸裸的樣貌後,才知道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穿上衣服後的自己又是什麼樣?
註:我找到由Patricia Schmidt 專門寫ABC’s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的本書
也附上電子檔連結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2fknDwAAQBAJ&pg=PA1&lpg=PA1&dq=Patricia+Schmidt+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source=bl&ots=0DwzI5rjO7&sig=EYJUUDDvKvPLfWyruAPYPycSXIE&hl=zh-TW&sa=X&ved=2ahUKEwiv0eH9qq7eAhVFurwKHVw0CusQ6AEwC3oECAAQAQ#v=onepage&q=Patricia%20Schmidt%20cross%20cultural%20communication&f=false
---------------------------------------------------
A組報告ppt cc worldview.pptx
-------------------------------------------------------------------------------------------
華研所碩一 陳美吾 60784007I
米食文化
這次的全球文化劃分報告,B組以米食文化為主要方向,將世界主要國家劃分為以米飯文主食及簿子米飯為主食兩大區域。探討其氣候、環境及人文背景如何影響地影響他們的飲食文化。當然,這個世界的國家並非能以二元論去劃分。若將世界分為以米飯為主食及不以米飯為主食兩大類的話,其中位於模稜裡可的國家又該如何去解釋。中國如此地大,如果將中國說以米飯為主食,中國北方人不知是否會跳出來抗議。因此,我們僅能粗略地以較為廣義的視角去探討世界的國家的飲食文化。其中我們排除不去探討較為模糊地帶的國家,米飯國家我們選擇了亞洲的中國、日韓以及東南亞國家。非以米飯為主食則選擇以美國及歐洲國家為探討對象。
我們小組成員組成為兩位台灣人、一位越南人以及一位法國人。為了得到最有效的分工,來自亞洲國家成員主要做吃米飯國家飲食文化介紹以及稻米分布圖等相關資料;歐洲成員則負責歐洲主要的飲食文化。
米食文化為主題的報告內容比想像中的還好準備。隨著資料的蒐集過程,米食背後所涵蓋的內容居然可以涉及地理、歷史甚至是宗教、政治經濟等層面。本來最後我們小組打算以台灣國人飲食西化,年吃米量創10年新低這則新聞來討論台灣的糧食安全危機,由於當天報告時間並沒有很充裕只好作罷。
台大農經系教授雷立芬:「主食的話就是肚子的問題,所以把主要肚子的問題,交給其他國外管理的時候,不是會很擔心嗎,一旦戰爭發生,我們就糧食沒辦法供給上來,所以稻田廢耕之後,良田廢耕很難在短時間恢復生產,這是我們最擔心的。」
我們組想表達的是飲食西化、不吃米飯看似是一個很單純的問題,其實不吃米飯會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甚至是國家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
米食文化圈 饒淑惠
文化的形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生活又離不開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而在人類生活中,食物是生命之本,從「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更看出食物在人類心中的重要性。本專題以「米食」為題,探討世界上以米食為主的文化特色。談到「米食文化圈」主要就是分布於水稻等穀物種植普遍的地區。由於方便的米食提供,滋養了人們與其它地區不一樣的特有文化行為。比如以米為主製作出的各種米食製品,及形成的各種相關的烹飪技藝。以下以2015年日本調查報告中,全球食用米食量前50名的國家為代表,列舉當中因「米食」衍生的文化概念:
一.越南(第4名):
越南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水稻的重要地位甚至呈現在越南的國徽上,越南國徽除了紅底和象徵工人的齒輪,外圍還用稻穗環繞。其他如緬甸、印尼、孟加拉等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家,也都在國徽一角畫上稻穗,北韓除了稻穗外,甚至還加上一座水庫。但現在除農村地區外,早上已經很少將米飯當主食了。可是對於越南胡志明市的人來講,米飯卻是很普遍的早餐主食。胡志明市人吃「碎米飯」,就像河內人吃「河粉」一樣多。昔日,「碎米飯」是農村地區普通勞動者吃的日常便飯,如今成了越南民間純樸風味的代表,已成為越南南方的飲食文化特色,被美國有線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列入胡志明市十大最佳美食名單。「河粉」被視為越南菜的代表菜色。越南人通常都會在早餐時食河粉,但有時在午餐也會食,而晚餐則多吃飯為主。
二.印尼(第5名):
「薑黃飯」是印尼傳統過生日一定要吃的一道食物!在印尼過生日的時候,會為壽星獻上尖椎型的薑黃飯,最上頭再做一個椎型的荷葉帽罩上去,表示祝福!整個尖椎型的薑黃飯還有尊卑、長幼之分,越頂端的飯表示最尊貴,只有長者可以先取頂端的飯來吃,取下後小輩才能開動,取中層以後的飯。因此從飲食中就可窺見社會階層及表達尊卑的文化禮儀。
三. 印度(第22名):
在印度人們習慣分餐制且多數席地圍坐,用右手抓食。不論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在印度吃饭一定要用右手,这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對印度文化的尊重。印度南北的飲食習慣大不相同,北印度以烤餅麵食為主,南部則以米食為主。印度米食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印度香飯」,每一口都吃得到米、香料、優格、堅果、果乾、肉或蔬菜,充滿層次的印度香飯 (Biryani) 任誰也難以抵擋,是節慶派對上的常見的料理。另外,印度人没有喝湯的習慣,所以通常會用印度米加水燴製類似為粥的主食。
四.台灣(第42名):
臺灣位於亞洲主要產稻區, 不同的族群間彼此在生活習慣上及文化上各有差異,所呈現的米食文化更是多樣化。 米食深入生活層面,傳統習俗裏,無論出生、成年、結婚、過壽,甚至死亡,米食都在各項禮儀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分別以不同族群介紹米食在台灣不同族群所呈現的文化特色:
1.客家米食文化:是建立在敬天地、祭鬼神和拜祖先,這些崇敬慎重和感恩的態度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粄」是將米碾或磨成漿,以不同烹調方式,有鹹甜兩種口味,或入餡或捏製成不同成品。「粄」與日常生活、年節喜慶、敬神祭典有密切關係,傳承了一代又一代。
2.閩南米食文化:閩南人相信穀粒中藏有超自然靈力,稱為『穀靈』每逢重要的生命禮俗及歲時節慶時,就會在米食上做出許多象徵吉祥的花樣,用以祈福。粿類米食最基本是將糯米變成Q滑的「粿」。每一樣粿都是以「粿」為基本,再加上不同的內餡或天然色料製造而成。
3.原民米食文化:原住民的米食文化以「小米」為主,在種植期間並不需要特別照顧,這樣的特性相當符合台灣原住民傳統生活。小米在種植過程中不僅讓部落親族之間產生「輪工文化」,在收獲期間及收獲後的小米,創造充滿喜悅的「分享文化」小米酒與小米麻糬就是這種分享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兩種食物。
五.日本(第50名):
日本以「稻」為生命之本,在日本祭祀及過年等重要活動,不可缺少「米」,如飲米酒,吃米糕等。參拜神社所攜帶的東西或年終致贈友人的禮物,都要用紙包上米,綁好繩子,稱之為「御捻」。有些山村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在臨終的人耳旁搖動裝有米的竹筒,使之聽到米聲,以為祝願。日本人又稱米為「靈穀」,能給人力量。有些地方在婦人產期前後,讓她吃米糕之類的食物,據說可以消災避邪。在日本人民的生活中,百姓口中相傳的諺語與「米」有關的,就有百餘條。而談到日本傳統米食,多數人一定會想到「壽司」,其實壽司就是鹹魚的意思,在公元927年完成的平安時代法典「延喜式」中己有記載,為日本傳統食品,當時的壽司指的是日本列島先民保存魚的一種方式。另一個傳統日本食物就是「飯糰」,飯糰的形狀主要依地區可以劃分為東北地區的「圓盤形」、關東地區「三角形」、關西地區的「俵型(圓筒狀)」、九州地區的「丸形」。而大家熟悉的「御飯糰」起源於平安時代,身份高的人叫飯糰為「御飯糰」,庶民則有「握飯糰」的說法。據說握飯糰可以「殺鬼」,驅邪驅惡,而御飯糰擁有「結緣」,改善人際關係,完美邂逅等神奇寓意。
參考資料:
張傳東,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第15卷)
閩南米食文化
http://www.hohands.com/ /台灣米食文化介紹/話說台灣米/閩南米食文化
客家米食文化
http://www.hohands.com/ /台灣米食文化介紹/話說台灣米/客家米食文化
原民米食文化
http://www.hohands.com/ /台灣米食文化介紹/話說台灣米/原民米食文化
By: 吳氏霞60585019I---華研碩
Krashen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與外語教學
作者:宋志強(Zhi-Qiang Song) ; 郭彩鳳(Cai-Feng Guo)
摘要:
What:Krashen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啟發我們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創造自然語言交際環境。
How:注重可理解輸入,並努力營造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
Why:以降低學生的“情感障礙”,促進學生吸收“可理解輸入”的最大化。
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由五个假说构成:
1. 习得-学习假说:
習得:是注重意義層次上的自然交際產生的潛意識的過程
學習:課堂上有規律的學習有意識的過程
學習的知識與習得的知識是相互獨立的,不存在轉換關係。
2. 监控假说输入假说:語言學習和語言習得的關係及彼此影響:
語言習得是真正的語言能力
語言學習是起監控或編輯的作用
把學習者分為三類:超量使用者、適量使用者級缺量使用者
3. 語言輸入:語言使用能力不是教出來的,是隨著時間推移,通過接觸大量的可理解輸入之後自然形成的
4. 情感过滤假说以: 感情因素對語言習得的影響,對語言輸入有著過濾作用,決定學習者輸入多少
5. 自然顺序假说: 語言習得是按照可以預測的順序進行的。
Krashen理論對外語教學的借鑑:
1. 課堂教學中創造自然語言交際環境:教師創造一個自然語言交際環境, 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
2. 注重可理論輸入:理想輸入特點:一是可理解,而是語言材料有趣又有關、三是有足夠輸入量。
3. 情感因素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動機(目標明確)、性格(自信,外向等)、情感狀態(焦慮與放鬆)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